開展數據治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透明性:數據的來源、處理過程和使用方式都應該公開和清晰,確保所有相關方都能夠理解和監控數據的流動和使用情況。
2、問責性:明確每個環節的責任和義務,確保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數據管理工作負責。
3、合規性:數據管理過程必須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企業內部政策。
4、數據所有權與責任:定義數據的所有權和責任,明確誰有權對數據進行訪問、修改、使用和發布。
5、數據質量:確保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完整性、時效性和可解釋性,保證數據對決策討論的價值。
6、數據安全與保密性:保護敏感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提供最佳安全措施保護數據。
7、數據共享與可訪問性:為不同部門和個人提供適當的數據共享和訪問渠道,使所有用戶均可使用數據。
8、數據策略與原則:制定組織的數據治理目標、策略和原則,為數據治理提供指導和框架。
9、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管理數據從創建、存儲、使用到銷毀的整個生命周期,確保數據在不同階段的合規性和有效性。
10、變更管理和審批流程:確立數據變更和使用審批流程,包括對數據的訪問、修改、輸出、分發和共享的具體規定。
11、健全數據風險管理機制:采用數據風險評估方法,確定數據的風險和安全保護的策略和方法,制定數據備份、災難恢復和業務連續性計劃等。
總的來說,以上原則共同構成了一個全面的數據治理體系,旨在通過有效的管理和保護措施,提升數據的價值和安全性,支持企業的戰略決策和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