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環境的變化,不管是互聯網還是制造業,新型企業還是傳統行業,實行敏捷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敏捷來源于精益思想,最早也是起源于制造業,因為近些年IT行業發展較快所以用的較多,但是并不代表敏捷只適用于IT行業,所以,敏捷的應用其實是不分行業的,關鍵是該行業所處的環境是否多變,項目本身需求是否穩定。如果環境變化快,需求變化多,這種項目是非常需要敏捷思維和推進方法的。總之,敏捷適用于任何行業。
關于敏捷ACP,小編帶你來了解!
一、敏捷是什么
敏捷(Agile)是一種通過創造變化和響應變化在不確定和混亂的環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
敏捷是項目管理和軟件開發的一種迭代方法,可幫助團隊更快地向客戶,交付價,減少麻煩。敏捷團隊不是把所有事情都押在“大爆炸”的發布上,而是以小的但可消耗的增量交付工作。需求、計劃和結果會得到持續評估,因此團隊擁有快速響應變化的機制。
二、敏捷的優勢
1、更快交付價值
敏捷是基于價值驅動交付,項目團隊要頻繁的且盡快的給客戶交付可以使用的產品,并盡早的讓讓產品投入市場可以盡早的驗證其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這是敏捷提倡的核心價值之一。
2、更低的風險
敏捷提倡優先交付高價值、高風險的需求然后交付高價值、低風險的需求、再交付低價值、高風險、最后低價值、低風險的需求。這樣的好處是把最高風險的需求在項目的初期就開始做,可以最早發現該產品是否可行 (通常只要1~4周) 。如果因為市場、技術或者其它原因失敗了,可以及時停止該項目,降低項目風險。即使這個項目失敗了,這個失敗的代價相對來說小一些。
3、擁抱變化
在VUCA 迭代開發的后期也接受變更。因為市場在變化,用戶的期望和要求在變化,客戶的需求也會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只有及時響應這些變化,并盡快予以實施,才能幫助客戶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證競爭力和吸引力。而敏捷能夠幫助團隊在小步快跑的過程中能夠快速的響應變化。
4、更好的質量
敏捷提倡高頻率的交付有價值的產品。每天的例會、迭代計劃會議、迭代評審會、迭代回顧會議都在對可交付成果質量上進行層層把關,因為在這幾個會議中會頻繁討論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驗收標準,DoD等等。同時,也會邀請項目千系人參加迭代評審會并對可交付成果驗收和反饋,這樣團隊可以及時予以調整,以確保質量。
5、持續改進
敏捷提倡不斷調整和優化,并在每個迭代的迭代回顧會議進行分析、討論、總結敏捷當前迭代開發過程中需要改進或者要提升的地方,進而在下個迭代中改進、調整和優化。這是整個團隊成員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經驗、技能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另外,因為敏捷強調客戶參與的重要性,對于客戶的反饋意見和建議,開發團隊也會及時給與相應以及反饋,讓雙方可以更好的合作,建立更加信任的合作關系。
6、更高的客戶滿意度
敏捷提倡盡早和頻繁的為客戶交付有價值的產品,以確保更高的質量更高的成功率,為客戶盡早帶來商業投資回報率的機會。
7、更高的團隊滿意度
敏捷提倡仆人式的領導,SM需要給團隊工作上的指導、幫助和支持,掃除團隊成員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和障礙。重視并尊重團隊成員的想法和意見,授權團隊并引導團隊成員自組織和自管理。更重要的是,團隊成員可以決定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時候做,并自己監控和管理工作進展,對結果負責;團隊成員可以一起討論并確認工作協議,確保考慮并接納每個人的意見;團隊成員可以一起評估故事點;同時,SM要引導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協作并促進合作。通過這些,團隊成員可以更高效地工作,交付的質量也會提高,團隊成員的滿意度也會大大提高。
8、更大的靈活性
敏捷基于價值驅動,它的項目范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這就給項目干系人很多的靈活性來根據市場不斷調整需求范圍、變更以及優先級等等另外,敏捷提倡頻率與團隊和客戶溝通交流,并不斷根據反饋和意見調整管理方法、需求流程、開發流程以及運維流程等等。還有,驗收標準,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當然敏捷還有很多其它的優點,比如透明、簡潔、高效,更早進入開發等等,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三、敏捷的運用為何越來越廣
可以從兩個方面簡單表述:
因為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基本上所有的行業要想在這個時代保持競爭力并贏得市場,都需要和互聯網扯上關系,因此誕生了很多的項目,有項目就需要有人來管理,那項目管理離不開方法,那敏捷無疑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
敏捷方法論更符合當前這個時代的發展需求,它可以更好、更快、更簡單、更有效地應對VUCA時代,并且可以讓PM更加從容、淡定、自信來管理項目,并提高項目交付的成功率。
那么敏捷敏捷為企業團隊解決了什么問題呢?
工作不透明、傳遞失真
工作不明確就開始干,返工多
項目到后期才發現問題,修改代價太大
無法快速應對需求的變化
無法做到持續改進
團隊士氣不高、凝聚力不強,不抱團
應對市場快速變化
需求不確定的迭代應對
人的因素影響項目成功幾率占比大
需要高績效團隊來提升項目成功率
大產品生命周期急劇縮短,需要快速推出新產品
如何打造“價值效果驅動”而非“計劃任務”驅動的高素質團隊
四、符合敏捷原理的主要模式
自2001年的敏捷宣言提出以來,以極限編程為首的一系列敏捷方法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在隨后的發展中,各類敏捷方法都有所偏向,逐漸形成各自的特點及原則。以下為幾種常見的方法:
1、Scrum
Scrum是當下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敏捷方法,這種開發模式也稱為“橄欖球”式方法:團隊成員都對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保留自己的看法,實現自治。產品開發方式由線性方法轉向集成方法,這種轉變刺激團隊內部各層次間的交叉學習、交流以及思維發散。
2、Kanban
Kanban是把敏捷的過程和產品進行可視化的方法。它相當于是一個信號系統把軟件制造過程中的協作、分工、范圍、工作、需求.進度、速度、成本、提交物等直觀地展現出來。
3、極限編程(XP)
極限編程 (XP) 以客戶的需求變化為重點,同時強調團隊合作。XP更為注重開發過程中,團隊 (包括客戶、管理人員、開發人員)不約而同地聚在一起討論方案,解決難題。
4、水晶方法(Crystal)
水晶方法論是由Alistair Cockburn和Jim Highsmith建立的敏捷方法系列。Alistair Cockburn將水晶方法細化為透明水晶方法論(Crystal Clear)、黃色水晶方法論 (Crystal Yellow)、橙色水晶方法論 (Crystal Orange) 以及紅色水晶方法論(CrystalRed)。這幾種水晶方法論按照項目重要程度以及參加人員規模進行劃分。
五、什么是PMI-ACP
PMI-ACP®是由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頒發的針對敏捷項目管理的專業認證。目前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計算機IT、制造、醫療保健等各行各業的項目成果交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和實踐,是國際上敏捷領域中知識方法全面、含金量高、認可度廣的證書。
獲得PMI-ACP®認證,表明你在敏捷領域是具備敏捷思想的理解和敏捷多種方法應用與實踐的基礎。
六、適合人群
公司決策層:高級管理人員等;
項目管理層:項目經理、項目管理人員、IT主管、PMO 經理、項目總監、質量經理等;
項目執行層:技術經理,工程師等;
認證人士:已經獲得PMP或P2認證,希望進階學習項目管理實踐應用
七、考試內容
PMI-ACP®主要學習敏捷核心價值觀(敏捷宣言)及12條準則,在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下,重點學習以下7大領域:
領域一:【敏捷原則與理念】是核心是基礎,在此上,出現下述6個并列領域模塊。
領域二:【價值驅動交付】聚焦于用戶或客戶產生價值——實施敏捷的核心關鍵要素。
領域三:【提高團隊效能實踐】主要價值交付體就是團隊,團隊的績效、團隊的能力和效能就 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敏捷團隊更好的發揮效能。
領域四:【干系人參與】分“團隊內部”和“團隊以外”的干系人,凡是跟敏捷相關的所有利益 相關方都稱之為敏捷干系人,所有干系人圍繞業務價值的交付去服務。
領域五:【適應性計劃】敏捷講多次適應性計劃怎么做和如何產生效果;有別于傳統項目管理 的一次性計劃。
領域六:【問題探測與解決】問題驅動,若問題和原來計劃有出入,怎么擁抱變化去解決問題。
領域七:【持續改進】敏捷實施中會有小的斷點和時間盒概念,可以把實施好的或有問題的地 方進行不斷回顧,真正做到持續改進。
八、考試時間
考試安排:ACP 在中國大陸區每年 4 次考試,3/6/9/12 月各一次,具體考試時間,以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通知時間為準
考試時間:3 個小時,上午 9 點-12 點(考試時間充分)
考試形式:中國大陸地區筆試,紙質試卷涂答題卡;全球其他地區機考
考試語言:中英文對照
考試題型:120 道單項選擇題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時刻變化的VUCA環境下,適應變化、擁抱變化才能最終做到友好、可行的管理模式,ACP幫你應對挑戰掌握敏捷的底層邏輯和執行敏捷需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