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指南》總共列出了65個工具與技術(這里把一個技術組暫且當作一個技術看待),用于49個項目管理過程。其中有些工具與技術是2個或以上過程共用的。《PMBOK®指南》附錄X6按英文字母順序羅列了全部工具與技術。本文在這里按使用頻率從高到低羅列了全部工具與技術。
一、專家判斷
在實際工作中,幾乎每件工作都或多或少地需要用到“專家判斷”。 在《PMBOK®指南》中,使用“專家判斷”的35個過程是:
全部2個啟動過程,即制定項目章程、識別相關方。
22個規劃過程。只有2個規劃過程沒有“專家判斷”,即排列活動順序、制定進度計劃。
5個執行過程,即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管理項目知識、實施風險應對、實施采購、管理相關方參與。
5個監控過程,即監控項目工作、實施整體變更控制、控制成本、監督溝通、控制采購。
1個收尾過程,即結束項目或階段。
二、數據分析
這是一個技術組,其下屬有27個技術。在《PMBOK®指南》中,使用“數據分析”的32個過程是:
1個啟動過程,即識別相關方。
18個規劃過程。只有6個規劃過程沒有“數據分析”,即創建WBS、定義活動、排列活動順序、規劃資源管理、規劃溝通管理、制訂項目管理計劃。
2個執行過程,即管理質量、實施采購。· 10個監控過程。只有2個監控過程沒有“數據分析”,即確認范圍、監督溝通。
1個收尾過程,即結束項目或階段。
三、會議
會議是經常使用的工具。使用“會議”的28個過程是:
全部2個啟動過程,即制定項目章程、識別相關方。
15個規劃過程,即制訂項目管理計劃、規劃范圍管理、規劃進度管理、規劃成本管理、規劃質量管理、規劃資源管理、規劃溝通管理、規劃風險管理、規劃采購管理、規劃相關方參與、定義活動、排列活動順序、估算活動資源、識別風險、實施定性風險分析。
4個執行過程,即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建設團隊、管理溝通、管理相關方參與。
6個監控過程,即監控項目工作、實施整體變更控制、控制質量、監督溝通、監督風險、監督相關方參與。
1個收尾過程,即結束項目或階段。
四、 人際關系與團隊技能
這是一個技術組,其下屬有17個技術。使用“人際關系與團隊技能” 的20個過程是:
1個啟動過程,即制定項目章程。
8個規劃過程,即制訂項目管理計劃、收集需求、定義范圍、規劃溝通管理、識別風險、實施定性風險分析、實施定量風險分析、規劃風險應對。
8個執行過程。只有2個執行過程沒有“人際關系與團隊技能”,即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管理質量。
3個監控過程,即控制資源、監督溝通、監督相關方參與。
五、數據收集
這是一個技術組,其下屬有9個技術。使用“數據收集”的13個過程是:
全部2個啟動過程,即制定項目章程、識別相關方。· 9個規劃過程,即制訂項目管理計劃、規劃質量管理、規劃采購管理、收集需求、識別風險、實施定性風險分析、實施定量風險分析、規劃風險應對、規劃相關方參與。
1個執行過程,即管理質量。
1個監控過程,即控制質量。
六、決策
這是一個技術組,其下屬有2個技術。使用“決策”的13個過程是:
7個規劃過程,即收集需求、定義范圍、估算活動持續時間、估算成本、規劃質量管理、規劃風險應對、規劃相關方參與。
2個執行過程,即獲取資源、管理質量。
4個監控過程,即監控項目工作、實施整體變更控制、確認范圍、監督相關方參與。
七、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使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12個過程是:
4個規劃過程,即排列活動順序、估算活動資源、制訂進度計劃、估算成本。
4個執行過程,即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管理團隊、實施風險應對、管理溝通。
4個監控過程,即控制進度、控制成本、控制資源、監督溝通。
八、數據表現
這是一個技術組,其下屬有15個技術。使用“數據表現”的11個過程是:
1個啟動過程,即識別相關方。
6個規劃過程,即規劃質量管理、規劃資源管理、規劃溝通管理、規劃相關方參與、收集需求、實施定性風險分析。
1個執行過程,即管理質量。
3個監控過程,即控制質量、監督溝通、監督相關方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