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可以看到TOGAF 10版本是一次重大的版本更新。這個版本更加適應和匹配當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不僅體現了商業模式和業務戰略驅動,還增加了許多技術實踐和管理實踐,如SOA參考架構、微服務、敏捷化、數據治理等。這些內容都體現在TOGAF 10企業架構最新版本中。由于TOGAF 10框架和內容龐大,今天的文章將重點挑選一些關鍵變化點進行簡單總結和說明。
1. TOGAF 10將企業戰略規劃設計的部分內容引入了企業架構規劃
對于原來的企業架構規劃,戰略規劃設計往往僅是企業架構規劃的輸入。但在新版本中,企業戰略,尤其是業務戰略,被引入到企業架構規劃設計里。
除了BLM業務領先模型外,它還引入了商業模式。其中專門有一個子文檔講解商業模式。我原來看這個標題時,一直以為它是講業務模型,實際上這個文檔是講商業模式的。因此,從企業戰略到業務目標,一定要基于商業模式畫布規劃企業的商業模式,通過商業模式設計找到核心業務價值流。
2.SOA面向服務架構思想貫穿整個企業架構規劃和設計
許多人認為SOA面向服務架構過時了。但SOA服務化架構更多是一種架構思想,其中體現的是橫向分層解耦、粗粒度、松耦合、靈活敏捷可變化。
新的TOGAF 10版本再次將SOA提到了重要位置。雖然在4A架構中沒有單獨的服務架構,但服務架構規劃和設計貫穿整個架構規劃。例如,在業務架構規劃設計時,需要定義和識別業務服務;在數據架構規劃時,需要定義和識別數據服務;在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規劃時,需要識別技術服務。這些內容都會與服務化架構進行較大的融合和集成,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3. 對4A架構規劃的優化和改進
首先,在業務架構規劃中,要特別注意業務能力這一關鍵點。業務能力是連接企業業務戰略和IT應用建設規劃落地的關鍵點。書中專門講解了業務能力,包括參與人、流程、信息和數據以及使用的資源,這些都是支撐業務能力實現的關鍵。
對于數據架構,最核心的是引入了元數據模型和主數據規劃設計。
同時,在數據架構中引入了兩個更重要的圖:一個叫數據信息地圖,主要用于分析識別出的關鍵數據對象之間的集成和映射關系;另一個圖是底層數據對象與上層業務能力之間的關系映射圖。
再次,對于應用架構,進一步引入了微服務、組件化和領域建模的思想。
4. 架構管控治理和敏捷過程支撐
對于架構管控治理體系,引入了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CMMI不僅適合軟件過程開發,也適合ADM架構開發過程,會詳細定義架構開發的成熟度,如初始級、重復級、可定義級、可量化級。
當然,在ADM架構開發方法論中,進一步引入了敏捷架構和敏捷開發的思想。
在企業架構規劃的敏捷開發中,核心是如何進行短周期迭代,如何劃分獨立的sprint沖刺點。
在做敏捷架構開發時,一定要注意,敏捷的思路不是一定要把業務架構開發完了再開發數據架構和應用架構,敏捷的思路一定是針對一個垂直場景業務目標,實際會涉及到四個架構的同時開發和聯動,以達成一個完整的架構內容包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