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5年上半年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還有一個月左右。對于各位正在備考的考生來說,現階段的核心重點肯定是"論文"。
小編在這里整理了各位同學論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各位同學可以“查漏補缺”,看自己是不是存在這些方面類似的錯誤,咱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問題一:字數不達標或者超限
依據往年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論文考試的字數要求來看,一般是“不低于2000字,不高于2500字,標點符號計算字數,圖表不計算字數”。那很多同學在寫的時候呢,少的呢只有1700~1800、多的能到3500,這樣就屬于比較極端了。
所以,對于很多同學要么少字、要么多字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對論述布局沒有一個系統規劃,比如在正文段我們寫作之前就要考慮好:哪些過程要詳細、哪些過程可以簡略、要寫幾個例子?詳略得當、言簡意賅、主次分明這些都要我們仔細考慮清楚,在平時準備的時候就要仔細去培養這樣的思維習慣。
問題二:過渡段沒有回應子論題
過渡段起到承上啟下,連接背景和正文內容的作用。項目復雜性和實現的難易程度主要是在這里去展現,在這個部分除了要回應我們的子論題,還要盡可能結合自身項目的實際業務去展現,再根據項目的特性去逐步引申出論點,但很多同學寫的過渡段沒有去體現這些方面。
問題三:正文內容過于理論化、實踐過于模板化
很多同學在正文論述的時候,理論知識占據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而項目實踐的描述卻少的可憐,無法讓閱卷老師感受到項目的真實性。所以理論知識需要應用到項目實踐中去,需要應用到項目業務中去才行。
再者就是實踐過于模板化的問題,很多同學他知道要寫項目實踐,但寫起來不是培訓就是開會。雖然這些實踐放在任何一個過程里都可以用,但正因為如此,它才沒有“特殊性”,流于表面,并不會凸顯你項目經歷的真實性。
問題四:語言表述過于啰嗦、有湊字嫌疑
這個問題也是不少同學存在的,生怕字數不達標,又或者本身自己沒有過項目管理的經驗,就導致只能在一個論點或例子上反復倒騰口水話,殊不知這個是閱卷老師最不愿意看的,本來批閱一篇論文速度就很快,你如果不能第一時間讓閱卷老師看到你的重點,你的分數肯定就不會高,言簡意賅、簡明扼要,切忌記流水賬的方式去寫。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的,不要為了湊字數使用二句話去敘述。在準備論文的階段,就實踐舉例可以多準備幾個,以備不時之需。
問題五:結尾段過于簡單
論文結尾一般的書寫格式為:項目的運維效果+運行成果+不足之處+改進方法+個人心得體會等。需要將這些內容都進行相應介紹,同時還要回應我們的子論題。特別像是不足之處和改進方法最好和我們的論題相契合。而且很多同學結尾處結束的很倉促。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這樣論文得分肯定也不會高。
問題六:錯別字較多
自從機考以來,可能由于考生都過于依賴輸入法,論文中的錯別字也比筆試時更多了。那這個問題大家不容忽視,很多時候往往扣分點就存在在這些細節里面,而且現在系統里面想查你的錯別字也更容易了,往往有時扣掉的這一兩分就可能致命。
問題七:選擇的背景項目過于久遠
很多同學寫作時會去挑一些很老的項目,這些項目既不新穎、也不符合現代發展的需要,并不是個合適的選擇。論文背景的選擇建議項目最好是近1-3年。方向的選擇上也最好是像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這些契合時代發展的。
問題八:論文深度不夠、泛泛而談
很多同學在寫論文時,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術很多,但都沒有深入。在文章中把主題項目中所使用的方法、技術一一列舉,但都是蜻蜓點水式的描述,既沒有特色,也沒有深度。在撰寫論文時,選擇自己覺得有特色的2-3個方法和技術,進行深入展開討論就可以了,不要企圖面面俱到。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論文實際上就是經驗總結,所以一般不需要大談特談論述理論,只要講自己在某個項目中是如何做的就可以了。所有方法、技術都應該緊密結合主題項目、結合教材理論,在闡述時,要以主題項目中的具體內容為主。
問題九、口語化嚴重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論文寫作時要注意使用書面語言,要以教材上理論為依據。有些同學有寫朋友圈、寫微博的習慣,在寫作論文時要避免使用這樣的形式,特別對于一些現在流行的網絡用語,要杜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