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組織實施,面向社會各界從事計算機軟件、應用技術、網絡、信息系統與信息服務等崗位的人員。軟考兼具職業資格與職稱評審功能,每年上半年(5月底)和下半年(11月初)兩次組織考試,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各級別針對不同層次的從業人員,設有不同的考試科目與專業方向。
一、軟考三級別科目
初中級均包含兩個科目:上午“基礎知識”(選擇題),下午“應用技術”或“案例分析”(論述題)。
高級由三個科目組成:第一科目“綜合知識”(選擇題),連考“案例分析”與“論文”兩門科目。
二、初級軟考考試科目詳解
1、基礎知識
題型:單選、多選、判斷;
內容:計算機基礎(硬件、操作系統、網絡)、程序設計基礎、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基礎等;
考時:60–90分鐘;
特點:覆蓋面廣,重點考查概念與原理掌握程度。
2、應用技術
題型:簡答題、操作題(部分地區可能采用機考仿真環境);
內容:按專業方向不同而異,如程序員考編程基礎及算法思路,網絡管理員側重網絡基本配置與常見故障排查;
考時:90–150分鐘;
特點:側重實務應用,要求考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操作或簡答。
常見初級資格:程序員、網絡管理員、信息處理技術員、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網頁制作員、電子商務技術員、多媒體應用制作技術員等。
三、中級軟考考試科目詳解
1、基礎知識
題型:單選、多選、判斷;
內容:在初級基礎上增加了更深入的理論,例如TCP/IP原理、系統設計方法、軟件測試標準、項目管理基礎等;
考時:90–120分鐘
2、應用技術(案例分析)
題型:案例閱讀+分析論述;
內容:給定真實或模擬的業務場景,考生需在網絡規劃、系統設計、風險評估、質量保證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
考時:120–150分鐘;
特點:強調思路清晰、方案完整與技術可行性。
常見中級資格:軟件設計師、網絡工程師、信息安全工程師、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信息系統監理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電子商務設計師、嵌入式系統設計師、多媒體應用設計師、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等。
四、高級軟考考試科目詳解
1、綜合知識
題型:選擇題(單選、多選、判斷);
內容:涵蓋業務戰略、標準政策、行業規范、項目管理、架構設計原理等高級理論;
考時:120–150分鐘;
2、案例分析
題型:案例閱讀+深度論述;
內容:考生需依據案例完成系統架構設計、整體規劃、風險與資源評估、安全策略等;
考時:60–90分鐘;
3、論文
題型:論文撰寫;
內容:結合自選或指定題目,從背景分析、需求調研、設計思路、實施方案、效益評估等方面系統闡述;
考時:120分鐘內與案例分析連考,二者合計210分鐘;
常見高級資格:系統分析師、系統架構設計師、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網絡規劃設計師、系統規劃與管理師等。
五、軟考考試形式與安排
機考改革:自2023年起,軟考全面采用機考形式,所有選擇題、案例分析及論文均在電腦端完成;
連考模式:各級別科目連考,第一科目交卷后自動進入下一科目,未用時長可累積到后續科目;
時間管理:考生可靈活分配各科目答題時長,但必須滿足各科目的最短作答時長要求(如高級綜合知識最短1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