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T技術的發展與互聯網應用的深入,個人、機構用戶在日常生活、經濟、軍事、科技與教育等各個領域,對信息和信息系統依賴日益增強。數據中心作為信息與信息系統應用服務的物理載體,其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個人與機構用戶的IT應用。
但如何才能做好數據中心的管理呢?首先我們要能看到數據中心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包括以下幾點。
(1)管理對象多樣化
數據中心的管理對象包括與IT服務運作直接相關的IT資源以及支持IT服務間接相關的環境資源,如主機、存儲、網絡、UPS、發電機、應用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操作系統、用戶密碼、系統
配置文件、業務數據、人員、廠商等。
(2)管理工作復雜化
由于管理對象的多樣化與特殊性,要求數據中心能針對不同的管理對象建立相應的管理方式、聘請合適的人員、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這樣無形中增加了數據中心管理工作的復雜度。
(3)管理要求嚴格化
由于越來越多的業務已完全依賴于IT系統,業務對IT系統可用性、安全性與響應性等嚴格的要求,也最終落到數據中心的頭上。加上監管機構也看到了數據中心的管理對于企業業務影響日益明顯,也在不斷提高列數據中心規范化管理方面的監管要求。如何落實數據中心管理的各項要求,已成為了數據中心管理的一大挑戰。
隨著ITIL在中國的普及與應用,許多從業者發現ITIL可幫助數據中心很好地應對上述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分工
ITIL為數據中心提供了一個面向運營的流程框架,這個流程框架并不是建立在具體管理對象之上的,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個面向主機、存儲、發電機或者應用系統的管理框架。ITIL最主要的功能是在人與管理對象之間建立了一套運營流程,當具體的管理對象出現對應的管理需求的時候可以通過這些流程,調動數據中心對應的人員
與相關資源來加以實現。比如說當一個設備出現故障之后,可以通過事件管理流程,調動數據中心對應的人員盡快地解決這個事件。
這種管理模式最大的好處在于解決了數據中心管理對象多樣化與復雜化的挑戰,其對數據中心的工作進行抽象與歸類,根據各項工作的目標、可稠動的資源、工作模式等差異形成不同的管理流程與角色要求,將這些多樣、復雜的管理對象最終統一到抽象、專業的管理流程當中。
(2)效率提升
在以往的數據中心中,為能應付數據中心可能出現的各種管理工作,需要數據中心的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一專多能,能通曉各種設備的狀況,能應付這些設備發生的事件、需要開展的變更、容量與可用性的管理等。但隨著IT技術發展、數據中心規模的擴大,這種作坊式的管理面臨著成本高、效率低的挑戰。
通過ITIL這種流程化、角色化的管理,可以根據自身技能的特點映射到不同的流程與角色當中,簡單來說就是”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這種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個人的能力發展,也從整體上降低了人員聘用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3)重視測量
ITIL最佳實踐中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對流程的測量。如前所述,外界與業務單位對數據中心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何能證明或知道目前數據中心管理的好壞。ITIL在不同的流程中給出了許多的KPI,這些KPI可以通過數值或相關指標比較客觀地看到該管理領域在數據中心執行的效果。這也為數據中心管理的持續改善提供了許多依據。
總的來說,ITIL為數據中心管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管理框架。它一方面可以幫助數據中心的工作人員更有效、更專業地開展相關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數據中心管理者以更低成本、更規范的方式管理數據中心。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