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方法學之傳統方法學
2018-04-04 15:15:32 | 來源:中培企業IT培訓網
1.傳統方法學
傳統方法學也稱為生命周期方法學或結構化范型。它采用結構化技術(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和結構化實現)來完成軟件開發的各項任務,并使用適當的軟件工具或軟件工程環境來支持結構化技術的運用。這種方法學把軟件生命周期的全過程依次劃分為若干個階段,然后順序地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采用這種方法學開發軟件的時候,從對問題的抽象邏輯分析開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順序進行開發。前一個階段任務的完成是開始進行后一個階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每一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嚴格標準,對于任何兩個相鄰的階段而言,前一階段的結束標準就是后一階段的開始標準。在每一個階段結束之前都必須進行正式嚴格的技術審查和管理復審,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對這個階段的開發成果進行檢查,通過之后這個階段才算結束;如果沒有通過檢查,則必須進行必要的返工,而且返工后還要再經過審查。審查的一條主要標準就是每個階段都應該交出“最新式的(即和所開發的軟件完全一致的)高質量的文檔資料,從而保證在軟件開發工程結束時有一個完整準確的軟件配置交付使用。文檔時通信的工具,它們清楚準確地說明了到這個時候為止,關于該項工程已經知道了什么,同時奠定了下一步工作的基礎。此外,文檔也起到了備忘錄的作用,如果文檔不完整,那么一定是某些工作忘記做了,在進人生命周期的下一個階段之前,必須補足這些遺漏的細節。
標簽:
傳統方法學
- 上一篇:軟件工程方法學
- 下一篇:軟件工程方法學之面向對象方法學一